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014~2015学年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来源:0 时间:2015-10-30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高校信息公开清单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教办厅函〔2015〕48号)、广东省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粤教办函〔2015〕161号)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条例(试行)》等文件要求,由学校各部门的校务信息公开情况编制而成。全文包括概述、学校主动公开信息情况、学校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对信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六部分。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14年9月1日到2015年8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4-2015学年,学院根据教育部和广东省相关文件要求,在上一学年工作的基础上,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活动为契机,在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建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公开程序和内容、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充分保障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学院不断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为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成立关于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并将学院分管院领导和主要部门负责人全部纳入工作小组,按信息公开工作要求,部署落实各部门做好自查和整改;学院办公室成立信息保密科,负责学院信息公开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和督查;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应公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积极参与的信息公开工作格局。

    (二)拓宽征求意见渠道,推动决策过程公开

    2014学年,学校继续推进大学章程及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保证章程及培养方案修订过程的公开透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了校外专家、学校各单位、广大师生员工、学生代表的意见建议,并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和教代会讨论。根据各方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并最终形成《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章程》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201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大学章程和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充分保障了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决策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此外,学院践行群众路线,通过举办院长午餐会、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开通意见箱、院长信箱、书记信箱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听取师生意见,整改范围涵盖行政、人事、教学、后勤等多项内容,畅通学院上下信息交流渠道,加大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加强平台建设,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学院紧抓校园网建设,对学院主页新闻发布进行严格审查并实时更新,对各系部网页建设与内容更新进行监督指导,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高效服务校内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全面实现OA办公,并短信实时通知到每一个教职工,方便教职工迅速了解学院最新动态及有关通知,保证了信息公开的全面覆盖;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高效地传送各类信息,如招生信息、就业指导等;编写印制纸质材料,如院报、领导参考、工作简报、年鉴等,真实客观地反映学院各项工作,展示学院风采和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座谈会、论证会、院长午餐、院长信箱及领导接待日等形式,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信息服务。二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我院对照信息公开专栏的内容逐项进行了梳理。对已经对外公开的事项,学校要求校内负责单位或牵头单位根据清单要求在本单位网站定期或动态更新信息,同时在学校信息公开网同步更新;对尚未对外公开的事项,则要求负责单位或牵头单位提供相关事项内容,并统一发布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信息公开专栏上。

    二、学校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一)基本信息公开情况

    学院主动公开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招生考试信息、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人事师资信息、教学质量信息、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学风建设信息、学位学科信息、对外合作办学情况和其他等清单要求的十类信息,基本情况如下:

    1.基本信息。包括学院简介、学院领导、机构设置、学科专业设置等办学基本情况,并公开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学院章程及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内容。

    2.教学质量信息。包括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名单、教学质量报告以及就业质量报告等。

    3.学生管理服务信息。包括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奖励管理规定与新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勤工助学管理规定、申诉处理暂行办法、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学籍管理规定等内容。

    4.学风建设信息。包括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等。

    5.学位学科信息。公开《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授予学士学

    6.对外合作办学情况。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情况,包括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家10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开展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7.其他。后勤保卫信息、学院自然灾害应急防御预案等。

    (二)招生、财务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1.学校招生信息公开情况

    学校招生办严格按照教育部“十公开”的要求,在各项招生工作中,坚持规范工作程序,完善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方式,着力为考生提供优质的招生服务。

    一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中山大学学院招生信息网及微博、微信平台向社会公布2015年度招生章程和各类招生实施办法。同时通过政策解读,以新闻通稿的形式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

    二是不断扩大信息公开范围,通过网络及时将学校情况、政策规定、招生计划、录取规则、资格名单、录取实时信息、通知书寄发、咨询和申诉渠道等进行公布,致力于把考生须知、应知、欲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准确、全面地告知每位考生。

    三是拓宽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方式,开通了招生官方微信,定期推送招生相关信息,为考生提供优质、便捷、快速的服务,也增加了招生录取全程的透明度。

    2. 学校财务及收费信息公开情况

    学院公开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收支预算总表及招投标制度。其中,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包括管理责任制、报销票据使用注意事项、财务实务指南、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差旅费开支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科研管理办法和劳务报酬开支管理办法等。

    此外,学校认真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切实做到阳光收费,对于新生收费项目、标准及收费依据在当年的招生简章及新生交费须知中作出详细说明,确保家长和学生有充分的知情权。对于校内单位的资源性、服务性收费严格实行报批制度,并公开接受家长和学生的监督,维护广大学生及学校自身的合法权益。

    3.人才招聘及干部任免信息公开情况

在人才招聘方面,我校在学校主页和人事组织部主页均设置了“人才招聘”栏目,依法依规向社会公众刊登公开招聘启事,同时在招聘启事中明确招聘范围、岗位及职责、招聘条件和要求、招聘程序与时间安排、聘后管理等几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整个招聘过程的公开透明。

    在干部任免公示方面,学校通过OA系统及宣传栏对所有岗位拟任人选进行公示,同时通过校园信息门户网站在全校范围内公开。进一步落实了教职工对干部选拔任用和职员选聘工作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了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三)学校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1.通过学校网站公开信息情况。2014-2015学年,学校通过官网主动公开各类信息近千条,通过OA系统系统公开信息562条。

    2.通过《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年年鉴(2013)》等公开信息情况。2014-2015学年,共出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4期,并以电子报的方式在学校主页增设专栏,供社会公众查阅。编写《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年鉴(2013)》,以不同的维度全面详实的记载学校年度工作和发展情况,供校内各部门以及兄弟院校查阅。

    3.通过新媒体公开信息情况。学校于2014年开通学院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发布学校政策,分享学校新闻,收集公众意见,及时回应公众诉求。

    4.通过宣传栏、广播台等形式公开信息情况。学校通过校园宣传栏、宣传展架、校广播台等形式,发布师生关心的校务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信息情况

    学院各项信息公开以主动公开为主,依申请公开为辅。2014-2015学年,学院未收到要求公开信息的申请。

    四、信息公开评议情况

    学院通过较为完整的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将学院可公开信息向社会公众和全院师生员工公开,并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做好基础数据统计及上报工作,师生员工普遍认为信息公开及时、准确。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开展以来,未收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投诉举报。

    五、因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情况

    2014-2015学年,我院没有因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举报的情况。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2014-2015年,学院在推进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也意识到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在制度化运作方面仍有待加强,存在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工作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

    (二)改进措施

    1.进一步深化信息公开内容,积极探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信息公开途径,全面推进信息公

    2.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工作长效机制。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201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