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来源:博雅学院 时间:2025-04-03
3月22日、29日,博雅学院邀请北师香港浸会大学通识教育学院署理院长郭海鹏教授,在B1-103小礼堂作题为《自然哲学三百年(1600-1900)批判》的学术报告型校级公选课。此次课程围绕科学发展的思想脉络及其社会影响展开探讨,引发师生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深入思考。
郭海鹏教授首先梳理了17、18世纪现代科学的发展脉络。他指出,17世纪,科学革命蓬勃兴起,哥白尼、牛顿等科学家贡献卓著,新方法论的诞生有力推动了科学的快速发展;18世纪,科学思想逐渐向社会领域渗透,机械论与有机论的思想的碰撞,为科学发展注入活力。
随后,郭海鹏教授围绕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阿弗烈·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在其著作《科学与现代世界》中的批判思想展开解读。他表示,19世纪,科学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科学唯物主义盛行,导致人们对精神和价值层面的忽视。郭海鹏教授进一步阐释了怀特海对传统时空观的质疑,并以由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为例,让师生认识到时空是经验抽象和事件关系的描述。
郭海鹏教授从怀特海的批判出发,探讨对未来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启示,强调了平衡科学与人文关系的重要性。郭海鹏教授表示,在教育领域,学校应强化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鼓励跨学科研究,以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创新人才。
课程尾声,博雅学院院长张明远教授对郭海鹏教授的精彩授课表示感谢,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借助此次学术报告,深入思考科学、哲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次课程的成功举办,为师生提供了重新审视科学发展的新视角,也对科学与教育的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未来,我校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重心,推行博雅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激励更多学生们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
来源:博雅学院 编审: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