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时间:2025-04-23
4月20日,我校发起举办“广州15所民办本科高校辅导员发展论坛”,邀请民办本科院校学工同仁莅校交流。论坛聚焦教育部《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的落地实施,共同探讨新时代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建设路径,为落实立德树人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耀荣,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培训特聘专家郭勇教授,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冯小宁,广东培正学院党委副书记邓惠,湛江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罗如学,广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志红,广州华商学院副校长许娜,广州南方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植秀聪等各校领导,以及广州地区参会的13所高校的学工干部、辅导员代表参加论坛。珠海科技学院、广东科技学院、湛江科技学院作为嘉宾高校应邀参会。论坛由广州南方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黄昊主持。
学校音乐系合唱团以合唱《向光而行》拉开论坛序幕
论坛伊始,植秀聪副书记致欢迎辞。他首先介绍了学校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与“三全育人”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他指出,此次与珠江畔的各高校共同举办辅导员发展论坛,旨在搭建广泛交流、深入探讨的平台。植秀聪表示,论坛既是思想碰撞的载体,更是躬身实践的起点,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辅导员培养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会上,张耀荣常务副会长作主旨报告。他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深入剖析了民办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与使命,强调民办教育应坚持公益属性,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针对民办高校治理现代化,他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决策会议制度、构建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等路径,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他强调,民办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最后,张耀荣勉励在座辅导员努力成长为“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随后,本次论坛特邀嘉宾郭勇教授作专家报告。他从就业育人体系构建、就业指导和生涯辅导、就业指导路径创新以及“五位一体”生涯就业教育模型四个维度展开。他结合当代青年大学生心理特征、当下就业政策导向及高校实践的案例,重点剖析生涯教育十大理念转变,如从“就业”到“生涯”、从“适配”到“建构”,并通过大量实例,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新思路。最后,郭勇强调,应该以生涯教育为核心,通过多方协同机制与辅导员角色专业化升级,构建“精准化、全程化、个性化”的新时代就业育人体系。
资深学工专家冯小宁教授围绕学习贯彻《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作专家报告,探讨在新质生产力和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他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对辅导员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辅导员作为学生引路人,要主动思考学生工作的发展方向,避免工作产生滞后性。冯小宁呼吁构建“思政铸魂、数字赋能、实践引领”的辅导员成长生态,切实为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支撑。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匠心创梦”创新创业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柯婷副教授在经验分享中介绍了其工作室的建设历程与成果。她指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专业学习和实践研究平台,助力辅导员从经验积累到专业引领的进阶发展。柯婷强调,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需紧扣国家政策,聚焦辅导员九大职责,通过制度建设、空间打造、品牌活动、课程开发及科学研究等多维路径,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学工部常务副部长汪昊博士以《AI视域下,数智学工赋能辅导员工作探索与实践》为题作经验分享。通过分享学工系统的建设和实际运用,他从数字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变革、AI在教育治理与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优化三个维度,阐述如何以数智化手段赋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论坛最后,与会嘉宾为参与学习的辅导员颁发结业证书。
据悉,本次论坛征集14所民办本科院校共27篇优秀思政论文,由广州南方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编印成册,供与会人员学习交流。
广州南方学院主动发起此次论坛,与各民办本科院校一同探讨民办高校辅导员发展新范式,旨在助力推动区域思政育人资源一体化整合,为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注入动能。我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学工队伍也将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谋划学生工作,激发育人内生动力,书写学生思政工作的新篇章。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编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