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于丹: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时间:2024-11-21

11月19日下午,广州南方学院特邀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女士作主题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讲座。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院士、校党委书记李建超等校领导,各教学单位、行政单位主要负责人、教师和学生等400余人参加讲座。讲座由校长汤涛院士主持。

广州南方学院党委书记李建超与于丹教授合影

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院士致辞

在开场致辞中,汤涛校长对于丹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高度评价于丹教授在古典文化普及与海内外传播方面的贡献,并表示邀请她与同学们探讨“成长”的主题具有深远意义,期待大家能从中受益。

于丹教授《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专题讲座

于丹教授首先对学校此次的邀请表示感谢。随后,她在讲座开场中指出,人生是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过程。尽管每个人都追求成功,但成功只是外在的评价和片断性的机遇,而成长则是内在能力的提升,是贯穿人生始终的必修课,是生命的保鲜剂。

如何培养自我成长的终身习惯?于丹教授引用《大学》中的经典名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大学时代是决定生命底色与终身习惯的最后一段时光,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德才兼备、服务社会和追求至善的人才。她强调,正如汤涛校长所言,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希望学生们毕业时获取的不只是一纸学位证书,而是能够不断“增值”,成为具有长久竞争能力的人才。

“广州南方学院已走过近18年的办学历程,正步入自己的‘成年’阶段,秉承‘厚德、真理、忏思、拼搏’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备长久竞争力的现代化人才。”她高度肯定了广州南方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并建议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敢于拼搏,追求理想,不断自我更新,成为拥有自驱力、认知力、行动力的人。

在讲座中,于丹教授强调,要在成长中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她引用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话,鼓励学生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气馁,要将顺境和逆境都视为人生的财富。同时,她建议学生们在大学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过度依赖他人的帮助。

于丹教授谈到,胡适曾在1919年的演讲中提出,这三种人生观都是“少年中国”所不该有的: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退缩的人生观、野心的投机主义。她认为,百年前的警语,在今天也值得深思。接受大学教育是通向自我的一条道路,要树立常识意识、规则意识、底线意识,加强自律、提升自尊,赢得自由。

结合自身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于丹教授深入探讨了大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她引用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指出未来社会中单一的、重复性的工作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大学生应培养判断力,学会独立思考,用人脑去思考更多电脑不能提供标准答案的问题。

于丹教授进一步提到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的教育理念:“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她认为,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德行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大学生应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升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讲座的最后部分,于丹教授鼓励学生们做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她指出,同学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应当立大志,也要肯做小事,知行合一,具有“敢将世道一肩挑”的精神,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易经》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于丹表示,从认识自己到认识大学,再到认识时代,都是为了建立当下的态度和行动的起点。于丹教授寄语广州南方学院莘莘学子,在大学中要做有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与广州南方学院互相托举,共同成长。

提问环节,于丹教授与在场师生就如何走出“舒适区”、如何设立理想目标、如何从“他律”走向“自律”等问题展开交流。于丹教授的讲述让大家受益匪浅,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广州南方学院教师向于丹教授提问

“于丹教授讲如何避免‘习得性无助’和学会自主思考,让我受益良多。尽管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挫折,我希望能保持乐观,变挫折为动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2022级会计专业毛世倩说道。

2024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黄馨慧分享道:“于丹教授说‘路也是目的’,成功只是结果,更要关注成长的过程,让我深受启发。我会珍惜大学四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做有意义的事。”

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院士与于丹教授合影

广州南方学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重心,并通过举办“南方论坛”系列讲座等,融入博雅教育。谈到推行博雅教育的初衷,汤涛校长表示:“在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做一个理想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现代化‘全人’尤为重要。”他希望同学们不断从知识中摄取成长的养分,努力成为一个知识广博、兴趣广泛、视野宽广、情操高尚的全人,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编审 | 新闻公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