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NEWS来源:0 时间:2014-09-30
如何界定辅导员双重身份的意义?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现状、存在困难和原因是什么?实现辅导员双向发展又有何良策?
9月29日下午,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常务副主任陈岸涛教授来我校作“基于双重身份的辅导员职业发展探讨”专题讲座,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剖析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等问题及对策研究。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唐燕,学生工作部部长朱文山,以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此次讲座。
陈岸涛教授指出,教育部颁布的24号令进一步明确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同时参与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类教育任务,是体现党组织对大学生凝聚力的基层代表;是维护高校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前沿岗位;是中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特色之一。 但是由于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认同度不足、自我认同度不高的职业环境、职业认同、职业能力的问题,双重身份成为一道难题。
他认为解决这道难题,需要社会、学校和辅导员个人等层面共同努力,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一是要明确职业的特殊性,既是教师身份,又是管理干部身份;二是要明确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职责,把事务和事业联系起来;三是要明确双重管理、双向发展职业的路径。作为辅导员,应当认清辅导员职业生涯的社会背景;正确处理辅导员的职业矛盾;完善辅导员职业观念与制度;培养职业兴趣,热爱本职工作;明确职业目标,实施职业规划;提升综合素质,发展职业能力,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陈岸涛教授以其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具体的事例、幽默风趣又富有哲理的话语,为我校学生工作专职干部进行了一次如何探索开展学生思政教育新方法的大冼礼,让参与培训的老师更好地懂得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工作开展必须要学习新理论、开拓新路子、探索新方法,加深了老师们对自身工作的的认识,为我校学生工作队伍今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章来源:学生工作部 编辑:院办